6月26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白色城堡》研讨会在京召开。
《白色城堡》主要以王扬鸣、路清奇、祖闻达、刘非组成的“急诊四杰”的成长历程为主线,通过生动的“医者群像”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讲述急诊科的人生百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白色城堡》剧照医疗题材风格的新尝试医疗剧发展到现在,如何突破瓶颈,在老题材中寻找到新鲜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主创团队也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思考,《白色城堡》总导演杨文军介绍:“这是我们医疗题材风格的新尝试,试行喜剧和悲情两种极端风格相结合的化学反应,希望大家在轻松喜感的背后能发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另外,我们在视觉、影像上做了新的尝试,带给观众紧迫感和强烈的现场感。三位导演的分工合作,也算是一次新探索。”
杨文军也谈道,《白色城堡》中一直在寻求现实主义题材里的浪漫化表达,见多了病患悲苦,我们更愿意让理想主义感染所有人。“剧中有很多特殊病例,比如有个患者冠脉堵塞,因为他为人特别乐观,结果身体长出了新的侧支循环代替冠脉供血。我们呈现医生摸到病人心脏的奇妙感受,我们也有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因为大夫顽强的信念把病人召唤回来的奇迹,我们就是要告诉观众医学就是有很多奇迹,现实也有很多王杨鸣这样传奇的医生。”
《白色城堡》有真实急诊科人生百态的呈现,也通过艺术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着痛苦与死亡,表达着生命与希望。本剧的编剧张蕾认为:“《白色城堡》的主角王扬鸣,是带有理想主义精神的,我们坚信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希望在我们创作的艺术作品中能够让大家相信真诚和纯粹会有回报。”本剧同名小说作者,北京市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急诊冠脉病区主任医师王成钢也表示,医学和艺术都是治愈人类的拐杖。医疗治身,而文艺工作者治心。
研讨会现场对于剧集的创新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认为:“该剧表现了医疗行业剧应有的真实可信度和行业的反思意识,呈现了一种外喜内正,以喜到正的风格,在戏剧化风格增强关注和吸引力的同时,强化了严肃而庄重的正剧内核。”《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认为剧集在保持医疗剧基本情节元素的基础上回归职业本色,呈现了主人公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忧愁、价值诉求,情感渴求。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中国医疗剧发展到了一个需要对题材、特点、主题和表现手法进行梳理与评判的阶段,如何更好完成这个题材的创新性表达,如何走出创作瓶颈是接下来的该类型的剧集要思考的。”
据悉,《白色城堡》的原型是安贞医院的急诊团队,这个团队的特点是对急性心梗和急性椎动脉夹层的治疗。北京市安贞医院宣传中心主任房琳认为,《白色城堡》贴近现实生活,还原的场景、初入职场的青涩等设计能够引起大家的共情。另外,《白色城堡》拍摄期间,北京安贞医院也全程给予专业的医疗指导,房琳谈道,“剧中宽松的白大衣,零乱的值班室和挂在墙上医术高明的牌匾,这些细节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主创团队对细节的认真。”
《白色城堡》剧照突破行业剧就事论事的局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就剧集的理想与现实交融的呈现方式进行评价:《白色城堡》切入的是医疗剧,但展示的是整个社会。它把中国社会现实的、丰富的、复杂的问题矛盾予以呈现,突破了行业剧原本就事论事的局限,不仅展示医生和患者,也展现了更具人性深度的完整形象,呈现了来自所有人最深层的善良和良知。
演员彭冠英介绍,该剧拍摄的四个月是体能和心理的双重考验,“需要给患者很多关怀,急诊又是一个特别需要体能的岗位,同时在技能上需要有不断学习和自我重新建设的能力,所以可想而知,长期在这样一个岗位上的医生们在经历怎样的压力。”谈及自己塑造的角色,彭冠英说:“王扬鸣就是想要给别人撑伞的人,传递着爱、关怀和使命感。”
彭冠英陈数介绍,通过一个多月的培训,自己从怎么递手术刀学到怎么转身,从怎么戴口罩学到怎么站位。而自己塑造的角色关玲的那种“生命观察者”的视角,让自己在表演上更加内敛,也更加具有松弛的质感。
陈数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表示,《白色城堡》是一部有体温的医疗剧,更是一部励志的青春片,因为每一个主要角色都有青春感,都是在澎湃的一颗年轻的心,这在同类剧作里面是非常突出的。(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