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伏勐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
这是宋代诗人李石,在三伏天应时而作的一首名诗,充分体现了三伏天的酷热难耐。
(相关资料图)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天里,现代人守着空调都感觉热,古人是如何过三伏呢?
三伏文化由来
三伏天由来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唐人张守节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伏于地下;选在庚日,亦有金气被火克而伏藏之意。可见,“三伏天”之说,是从久远的历史中发展而来,它承载着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
三伏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传统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若在立秋之前,中伏则要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末伏过后,就出伏了,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2023癸卯年三伏天共计40天,日期为: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未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饮食起居
炽热的三伏天气里,酷暑时时袭扰人们的饮食起居,从古至今,民间流传着很多传统习俗,既传承着博渊的古今文化,还体现了数千年来古人应对自然、挑战自然的智慧和信心。
很多地方都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食俗,即《民社北平指南》所称“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有的地方还有“头伏吃鸡二伏鸭”的民谚。闷热的天气里,容易引起人们食欲不佳,胃口不好。饺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正是开胃解馋的美味。二伏吃面习俗由来已久,伏天吃面,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荆楚岁时记》称:“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古代的“汤饼”,犹今之面片汤。二伏天里,人们吃上一碗热汤面,既能补充营养,又可以让身上发汗,祛除体内暑气和潮气。到末伏时,天气稍微凉爽一些,此时人们食欲明显增强,吃饼和吃鸡蛋可以进一步补充营养,也有送走伏天之意。
其实,“三伏”的饮食民俗非常丰富,并非只有饺子、面条之类。比如明清时,京师六月流行吃新莲,“内河者嫩而鲜……食之益寿”。此外,还有“暑汤”,即“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清稗类钞》记录了“冰果”:“京师夏日宴客,饤盘既设,先进冰果。冰果者,为鲜核桃、鲜藕、鲜菱、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其凉彻齿而沁心也。其后,则继以热荤四盘。”但“冰果”价格较高,非寻常人家可用,只能官宦独享。清代宫廷每到“三伏”都会赐冰,由工部按官职高低发给数量不等的冰票,凭票领取。
唐人张守节云:“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人在三伏天的起居遵循“伏”意,也要伏藏,减少外出与剧烈活动。因为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夏季暑毒之气,以三伏天为最。不仅高温天气易令人中暑,还经常有病毒瘟疫流行。清初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对三伏天的无奈:“盖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古人认为,既然暑毒之气有危险,就要想办法避开它。从汉代开始,就出现了“伏闭门”的传统习俗,伏日一到,人们便待在家中避暑纳凉。晋人程晓有诗云:“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三伏艾灸养生
古人命名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为“伏日”,大有深意,也衍生了顺用天时的养生之道。除了“无厌于日”——伏天晒背,还有广泛应用的三伏养生灸。
冬季的疾病很多是因为阳虚盛引起的,而三伏天气,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期,冬病夏治就要以温补方式驱寒气。此时通过艾灸穴位非常有助于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1)艾灸穴位:合谷、大椎、肺俞、脾俞、风门、关元、足三里。
(2)每日选取穴位3-4个。
(3)艾灸时间:每次40-60分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