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周到

编辑丨张博文


(相关资料图)

头图丨视觉中国

“蔚来N-BOX,支持苹果眼镜吗?”

在2023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结束后,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这样问道。坦率来说,相比较蔚来可选配的NIO Air AR Glasses眼镜,苹果Vision Pro在发布会上展示的效果,显然是碾压级的。

不过,感受到最紧迫压力的,可能还不是蔚来,而是刚刚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把大屏幕塞进汽车的车企们。毕竟在车内有限的空间里,大家再怎么努力,顶多放下的屏幕也超不过20英寸。就算厂商们再三声称自己可以提供“沉浸式体验”,但这个“小彩电”放在车里,横竖还是和“沉浸”不怎么沾边。

当然了,让AR跟实体屏幕比尺寸,多少是有点欺负人了。更何况明年才在美国上市的Vision Pro超过2.5万元的售价,选配4个NIO Air AR Glasses + N-BOX娱乐主机都绰绰有余了。显然,花上10万块给车里每个成员都配上一台,并不现实。

这么来看,分析汽车厂商能从苹果眼镜上学到哪些新思考,才更具备现实意义。

空间交互,苹果能给车企当教师爷?

在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的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提姆·库克亲自发布了Vision Pro。在他的叙事逻辑中,苹果的这款眼镜就像iPhone开启移动计算时代一样,将开启空间计算时代。

当然,Vision Pro具体打算怎么用空间计算时代改变我们的世界还需加以时日,但目前这款产品展现出的空间交互思路,倒是值得车企们借鉴。以下内容,来自苹果开发者官网的视频公开课。

首先,就是苹果一贯宣称的,“重视隐私”。在该公司看来,空间交互和手机、MacBook与手表一样,都应当是个人化,尽量不应受外界窥探。在Vision Pro的演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浏览并选中的内容,只有其自己一个人能够看到、听到。苹果眼镜将最基础的交互模式定义为眼球移动,便将用户的“私密感”拉到了最强。

为此,苹果专门定制化研发了R1处理器,以便将内容显示的时延缩短到12毫秒的水平,比蜂鸟翅膀拍打一次还要少8毫秒。这种让人眼无法感知到的响应速度,为用户提供了迄今为止最舒适的视线交互体验。

这点非常重要。毕竟涉及包含娱乐、办公、个人信息等复杂内容的电子设备,其“私密感”是用户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同时,苹果还为开发者制定了详细的视觉设计规则。例如,尽管Vision Pro提供了几乎可以无限延伸的“画布”,但明确指出人类视野还是在聚焦于画面中心时最舒适。为此开发者应当基于事业设置内容,避免引发用户进行频繁的颈部和身体转动。

“频繁观察视野边缘,会让人眼感到疲惫”

而在应用的核心——窗口设计上,苹果则要求开发者们使用类似“毛玻璃”材质作为窗口底层,以便让用户感知到应用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突兀存在的。同时,窗口还需要和用户保持固定距离,以避免让人眼频繁调整焦距,适应不同焦段。

其次,苹果认为空间交互应当是放松,自然的。如果需要用户进行手势交互,除非必要,动作应当设计得尽可能小,避免用户需要长时间将手臂悬空。这不仅会带来疲劳感,更会让用户在大庭广众之下显得有些傻。

为此,苹果将常用的手势设计为仅需要使用手指的动作。仅有少数涉及调整窗口尺寸和方向的手势,才需要动用小臂的力量。而为了精准识别这些堪称细微的手势,苹果在Vision Pro上布置了多个向下的摄像头。

在使用的过程中,苹果还设置了结合多种交互模式的融合交互。例如当用户看向图片的某处时,可以直接用手势放大该部分。

当然,如果应用本身有需要时,例如对具体的3D物体进行观察,抑或进行画笔、键盘输入时,Vision也会在空中显示键盘,并提供画笔指针。用户可以依靠自身直觉和来自现实世界的肌肉记忆,直接与虚拟的物体进行交互。当然苹果明确,这种交互应当仅从应用的特性出发,且尽可能应当少使用。

最后苹果还指出,交互应当是精确,且用户能够有明确预期的。也就是说,系统不仅应当尽可能减少误触,还应该让用户感知到,系统正在感知用户的视线。因此,苹果在也引导开发者,对此进行相关的设计。

例如在使用虚拟键盘时,按键在空中处于悬浮状态。用户将手指放在上面时,具体按键会高亮,提供一种“接近提示”。当按键被敲击时,还会提供“哒哒”的音效。

而在日常对于应用的使用和交互中,苹果在视觉交互的准确性和舒适性上也下了功夫。具体的UI和图标按钮设计上,苹果向开发者提示,为了契合人眼的观察习惯,应当尽量使用圆形、药丸型和圆角矩形作为图标形状,避免使用边缘锋利的图标。因为前者会引导人眼将目光聚集到形状中心,而后者则会让人们视觉发散到形状外部。

最后在交互过程中,苹果还对用户的视线投射方向的反馈给出了要求。在人们看向某个组键时,应用应当显示的高亮或悬停的效果,以便让用户获得及时反馈。同时,这也有利于用户准确选中自己想要打开的功能或程序。

总结来看,苹果Vision Pro给到车企的启示在于:空间中的人机交互,应当是私密的、放松的、准确且有明确反馈和预期的。显然,作为多次定义了人类电子产品交互模式的科技厂商,苹果的心法值得每一家车企详细品味。

操控汽车,不能让人像个傻子

当前,几乎每款新车上市时,都会对车型的智能座舱配置进行宣传。大尺寸液晶屏、全车语音识别、手势动作交互、AR眼镜上车、原装车载游戏……为了尽可能拓宽用户在车上实现的功能边界,汽车企业们往往选择在车上做加法,打造全能型的智能座舱。

但问题在于,这些交互手段往往各有各的问题。有些源于技术路线本身的桎梏,有些则是因为混乱的交互逻辑而让用户无从下手。

首先来说,车内语音交互的体验,就很不尽如人意。就算是车内每个乘员都拥有专属麦克风,很多用户也并不乐于通过语音,来控制导航、空调、舒适性之外的汽车功能。事实上,只要乘客能够得着屏幕,都会选择点按屏幕或实体按键而非语音。

归根结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车内语音交互不具备隐私性。无论是呼叫还是回答,都是面向全车人的广播。而人类在与机器交互时,哪怕机器再聪明,大家也会觉得这种行为有点傻。

更不用说,对一些APP内的功能操控,其内容本身就更属于隐私范畴了。这要点名批评的,就是车载微信了。

遥想当年,在跨界进入汽车前,腾讯最为外界看好的杀手锏,便是车载微信。毕竟是坐拥12.6亿用户的独家应用。大家普遍相信,一旦微信能实现上车,很快就能为腾讯打开局面。

但在长城、长安等企业与腾讯深度合作,甚至在方向盘上为车载微信留下了专门的按键后却发现,用户对此完全没有想象里的热衷。事实上在完全不火热的“尝鲜期”后,车载微信的日活比例长期低于10%。

归根结底,这其中的原因在于车载微信为了保障使用者——也就是司机的驾驶安全,采用了近乎纯语音的形式进行交互。当联系人发来信息后,车辆会读出来电者昵称,并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播放。用户在回复时,也是采用语音输入的方式进行。

想想看,就算只是父母坐在车上,这件事也足够让人尴尬了。

其次,则是手势交互普遍处于鸡肋状态。这次我们以传统豪华品牌举例。早在2017年,宝马就在当时发布的全新一代5系Li上搭载了手势交互功能。系统可以通过布置在前排阅读灯位置的两颗红外摄像头,感知用户手势指令。

系统一共预设了6个手势,能实现包括“调节音量”、“接打电话”、“滑动菜单滚轴”等。此外,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手势,设置“一键导航回家”这样的个性化功能。

不过,这套系统尽管看上去挺有价值,但实际体验下来用处真的不大。第一,手势的识别率并不高,且没有明确反馈。笔者在当年体验时就发现,当右手放在图示区域时,系统往往识别不了指令。为了调节音量,笔者只好一遍又一遍地画圈。很吊诡的是,笔者手指都快戳到屏幕上后,整套系统反而好用了。

“但我都够得着屏幕了,还要手势交互干啥?”

第二,宝马在2017款的5系Li上,早已将接打电话、调节音量等按钮放置在了方向盘上。一通堪比“火影忍者结印”的手势操作,完全可以用不动声色的点按代替。就算要对车机屏幕进行复杂操作,iDrive系统还给车辆配了宝马祖传的摇杆+旋钮,足以满足用户需求。

最近的例子,则是理想L9和L8在第二排中央扶手区域设置的手势交互功能。按照理想方面的介绍,该功能是面向个子较小,够不到屏幕的幼儿设计的。通过几个简单的手势,系统可以将儿童手指的方向用光标呈现在屏幕上,进而帮助其选择想看的内容。

但问题是,理想的手势与宝马的一样较为复杂。用户如果长时间没使用,就有忘记的可能性,需要经常复习。同时,尽管拥有光标作为用户反馈的引导,但这个其移动速度有着肉眼可见的延迟。动作稍微大点,光标就会划过目标,而动作小的话系统又不一定能识别。

当然,理想汽车在日前举办的家庭科技日活动上,发布了基于车内融合传感器感知环境变化的升级方案。该公司方面表示,通过车内布置的多个传感器加AI大模型,该公司能够让系统融合摄像头和语音感知到的数据,来判断用户的真实意图。这种模式看上去显然更聪明,但实际体验还得等到功能推送以后再说。

由此可见,无论是语音还是手势,当下汽车的智能座舱始终有这样那样的痛点。那么问题就来了,苹果的Vision Pro,是否带来了一些解题的新思路?

写在最后:

分析到这里,笔者在感慨苹果对于Vision Pro这款产品,以及空间交互这件事的考虑精妙之余,不仅为汽车企业捏了一把汗。坦率来说,苹果给出的方案确实有借鉴意义,但车企如果想“抄作业”,确实有不少难度。

纵然,摄像头、芯片和显示器本身的成本是无法绕过的障碍,但用户对于汽车本身在信息安全层面的担忧,同样不能被忽视。要知道,在车内布置摄像头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不少用户的逆鳞。近年来,一些车企甚至主动迎合用户需求,为摄像头增加了隐私盖板,并将其作为了卖点。

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果要在车内实现更加精准的空间交互,布置更多传感器,尤其是摄像头这样的“可见设备”显然不可避免。这就造成了用户需求和产品实现之间两难。

对于隐私这件事,苹果诞生于全球信息安全诉讼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因此也在这个层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方法论。早在iPhone 5s首搭指纹识别功能时,苹果就宣布将把用户指纹信息存储于芯片隔离区域,并将算法放在了硬件本地。而在Vision Pro上,苹果的虹膜识别解锁功能,同样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思路。

更重要的是苹果已经在十几年的公司运行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对于这一点来说,频繁因为黑客攻击而丢失数据的汽车企业,显然更需要好好学习。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