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7月5日电(记者李惊亚周宣妮)倚靠着窗棂,年近八旬的苗族绣娘潘玉珍,戴上老花镜,拿起绣片,丝线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只见蓝黑色底布上,蝴蝶翩跹,牡丹盛放。
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的潘玉珍,是一位苗绣非遗传承人,也是国际时尚舞台的常客,曾多次身着苗绣服饰登上国际T台,成为备受瞩目的东方老奶奶。
(资料图)
“我们这里的女孩子,会吃饭穿衣,就会拿针绣花。我从5岁开始,跟妈妈、姐姐学绣花,苗绣技法复杂,但所有绣法我基本都掌握了。”潘玉珍说,她的心灵手巧远近闻名,以前是绣给自己穿,结婚后就是给家人做刺绣服装。
潘玉珍最初开始做苗绣生意,还要从女儿张艳梅说起。1977年出生的张艳梅,在三岁时患上了脊髓灰质炎。“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带着我坐船,沿着清水江四处求医,还去北京看过。”张艳梅说,在妈妈的不懈坚持下,经过矫正手术之后,她终于可以通过拐杖辅助行走,但因为家里经济负担重,妈妈也开始去全国各地卖苗绣。
潘玉珍常年一个人背着包、挑着扁担,坐火车到贵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奔波。张艳梅记得,一身风霜的妈妈来去匆匆,每次回来总是带很多的糖果和新衣服,但从未诉说过辛苦。“回到家,全家人聚在一起,不问她别的,只希望她平平安安的。”张艳梅说。
潘玉珍与顾客的合照。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1999年,张艳梅前往北京投奔母亲,一边帮忙做生意,一边跟着学习刺绣。那时,潘玉珍已经在潘家园经营着一个摊位,大概六七平方米,在那里,她认识了很多国外的朋友。“他们建议我出国,去做文创产品的买卖。从2006年一直到2016年,10年间,我都到美国圣达菲去做生意。”潘玉珍说。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深耕非遗刺绣产业30余年,多年来在贵州深山里寻找绣娘。2016年,潘玉珍成为签约绣娘,夏华多次带着潘玉珍及贵州其他绣娘前往英国参加各类时装秀活动。这些身着传统服饰的中国绣娘们也成为了众人簇拥的“大明星”,每到一个地方,外国友人便争相与她们合影。
来自东方的绣品绚丽多姿,极具美感的苗绣产品令国外友人惊艳。在夏华及其团队的推动下,潘玉珍刺绣的作品融入国际时装设计,不仅成为超模们身上的服饰,还变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精致工艺品。传统与时尚的结合,碰撞出新的国潮火花。
“外国人特别喜欢我们的这些刺绣,尤其是圣诞节的时候,甚至排上百米长队,只为买一个刺绣笔记本或者挂件送给家人。”潘玉珍说。
“苗绣不仅是我们苗族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潘玉珍表示,“现在不只是我,台江县家家户户都在做苗族服饰生意。我如今77岁了,我想将自己的苗绣技艺传承给年轻一辈,希望她们能够继续把苗族祖先的手艺传承下去。”
潘玉珍(前)与女儿张艳梅在染布。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张艳梅已经接过母亲的“接力棒”,帮母亲打理着家里的苗绣服饰加工厂。她还担任台江县残联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一职,带动10户残疾户种植染布用的蓼蓝,并带着6位残疾绣娘做苗绣订单。
如今,苗绣产业已经成为台江县的一大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绣娘拿起绣花针,像绝不服输的潘玉珍和自立自强的张艳梅一样,绣出自己的璀璨人生。
来源:新华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