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为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麻城市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特开设【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栏,敬请关注!

 

麻城市辖有23个城乡社区居委会、429个行政村,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村(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等五个要素的优势,“五社联动”推进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坚持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化关爱救助保护特殊群体,实现社会效益最优、基层参与最广、群众收益最多,使五社联动能真正联有渠道、动有实效。

从阵地平台上“联”

做强服务阵地,打造“五安家园”市、镇、村、户四级民生服务综合体,让老人群体“安居”;妇女群体“安身”;儿童群体“安全”;务工群体“安心”;居民生活“安逸”。“五安家园”内设8大功能区,提供25项服务内容,以“五安家园”为平台,将服务阵地建到塆组,把党务村务、医务警务、物资配送、农技培训、就业中介、养老托幼等高频服务集中在同一平台,建设塆组惠民便民的综合服务社。全市“五安家园”站点累计服务6171人,其中老年大学服务1277人,未成年人服务中心服务877人,妇女之家服务735人,康养中心服务142人,幸福食堂服务1434人,便民服务服务1981人。

搭建线上平台,搭建麻城市社会工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共建共享上实现互联,整合“五社”资源,提高服务准度,实现服务之间“零距离、多渠道、精准化”的供需对接机制。信息平台发布活动参与志愿者人数3361人次,其中骨干志愿者837人。

从融合发展上“联”

用好“党组织+党员服务”。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以镇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核心,形成以村社为平台,以社工站为阵地,以线上平台为载体的“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协力满足村(居)民的多元需求。

联动“社工+志愿服务”。积极整合全市社工、志愿者队伍,成立一支“活力足、创造力高、覆盖服务群体广泛”的专业组织——麻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培育发展志愿组织。我市新孵化培育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31个,现有志愿团体534 个,队伍 1258个,开展活动 411场,共服务14300人次。

融合“慈善+社会组织”。用好社会组织资源。2022年全市共有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199家,另有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356家,社工机构4家。2022年已投入资金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4个,落实帮扶项目12个,投入资金87.5万元,投入人员418人,受益人数20490人。协调社会慈善资源。在全市搭建形成“市慈善总会、乡镇(街道)慈善工作站、村级慈善爱心基金”三级慈善工作网格,利用“幸福家园”、“医路同行”、“童享阳光”困境儿童助养计划、“慈善情暖万家”四大项目募集资金9108.21万元,覆盖400余个村社。

从项目运行上“联”

紧紧围绕群众需求,立足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主要职能,涵盖儿童、老人、留守妇女等专业社会工作领域,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保障,项目化运作为纽带,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为助力,全市引进培育4家社工机构,财政列支385万建成20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100%全覆盖。培育900余名社会工作者,其中108人持有专业社工证。截至5月底,各地社工站累计开展社区活动204场次(其中老人活动71场次,妇女活动32场次,儿童活动65场次,宣传活动36场次),开展个案服务74例,形成36例典型案例,累计服务总人数4408人。

充分链接各单位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教育体系,以“4+1”模式(“4”即健康零距离、普法百分百、护苗志愿行、心理解忧站,“1”即“童享阳光”慈善项目)开展“护苗行动”。截至6月中旬开展儿童探访服务1746人次,社区活动79场。

从服务民生上“联”

通过社区主导,多元要素联动模式发挥重要作用。做实“1”号服务,用好信息化手段,市民政局围绕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搭建了五安家园服务平台,在堰头垸村探索运行“群众按‘1’、塆长即到”服务模式。5月份以来,堰头垸村14名塆长共接到群众一键呼叫310余次,帮助解决诉求370余件。实现部门的事情部门干、基层的事情帮助干的良好局面。

创新积分管理。以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为切入口,以民政服务对象为焦点,建立“慈善超市”。既为特困对象、适龄老人提供特价商品和优惠团购送货上门服务,志愿者也可根据积分排名享受相应折扣优惠,引导社会力量打造具有造血功能的慈善公益体系。

健全开放体系。进一步将“五社联动+”模式嵌入现有民生保障工作,全市积极探索“1+3+15”的服务模式。即“1”个社工总站,“3”个模式探索,“15”分钟公益服务圈的打造。立足社区,以需求为导向,通过项目化管理,社会力量承接,项目购买与志愿奉献相结合,通过“五社联动”优化集成,推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精准化、精细化。(谈佳)

关键词: